(通讯员 刘怡琳 莫琪琪)2025年7月24日,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"屋场到风景"研究生实践团深入张家界市沙堤街道汆水溪村,调研城边村美丽屋场建设成效。这座距市区仅8公里的村庄,通过"微改造、精提升",正从城乡过渡带蜕变为"望山见水留乡愁"的生态客厅。
七处屋场焕发美丽新韵
据村委介绍,汆水溪村抢抓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机遇,以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,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、展现良好农村风貌为重点,打造了7个各具特色的“美丽屋场”。屋场基础建设以红砖、石板、油砂、木材及竹子为主,屋场内包括凉亭、健身器材、文化广场、主题宣传栏、公厕、生态停车场、花池、绿植等设施。
废弃角落变身诗意栖居
沿着汆水溪村的青石板路行走,三步一景令人惊喜:杂乱的自家菜地被重新梳理,竹篱分割出"一米菜畦",种着辣椒、紫苏等家常蔬菜;曾经的杂物堆沿溪变身休憩角,木板石磨堆叠的茶座置于草帽架下,成为村民对弈闲聊的好去处;二十余幅乡土彩绘墙面,生动描绘“赶年”“挖莓茶”等民俗故事,引人驻足。获评“最美庭院”的赵大姐欣喜道:“以前杂物乱堆,现在推窗是花园,出门是公园!”
(图为汆水溪村“美丽屋场”实景 李丹 摄)
长效管护激活自治细胞
长效管护的关键,在于把制度嵌进日常、把激励落到指尖。村支书强调,汆水溪村依托“湘妹子”积分平台,将垃圾分类、绿化养护、美丽屋场巡查等细项量化积分:微信群里的“屋场管家”实时推送当日任务,一条“清理河道漂浮物”的招募令,十分钟后就有十余名“志愿抢单”,兑换的积分可在村部“能量超市”兑换油盐酱醋、种子化肥等。数据显示,乱堆乱放投诉量同比下降92%,村民自发参与清洁日活动的比例高达85%。
汆水溪村的实践证明,城边村不必大拆大建,用巧心唤醒闲置资源,小院落也能成就大风景!
(图为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合影 李丹 摄)